报告人照片 |
报告人简介 |
报告题目 |
|
裴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地理大数据挖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
《地理大数据挖掘的方法体系及主要进展》 |
|
骆剑承,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理与遥感大数据智能计算与精准化应用的研究。 |
《地理图谱认知与大数据智能计算》 |
|
秦昆,博士、博士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时空大数据分析、遥感图像挖掘、空间人文与社会地理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多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
《全球尺度地理多元流的网络化挖掘及关联分析》 |
|
唐炉亮,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研究方向为时空大数据智能,主持高分重大专项、“十三”共性预研、装备预研、国家自然基金、华能、华为攻关等纵横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
《道路网络空间活动流时空建模与精准感知》 |
|
杜云艳,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时空数据挖掘 |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人类数字足迹挖掘研究》 |
|
石岩,中南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空间异常模式认知与挖掘及其应用研究。 |
《流空间异常模式驱动的流行病爆发空间溯源研究》 |
|
高勇,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科学等。 |
《利用地理大数据刻画空间交互模式》 |
|
万幼,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从事空间数据挖掘研究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以城市网络、交通网络大数据为基础,开展复杂空间网络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空间网络的谱聚类社区发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