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照片 |
报告人简介 |
报告题目 |
 |
陈岭,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普适计算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普适计算、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库,具体包括时序/时空数据挖掘和应用、时态网络/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和推理等,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70余篇、CCF A类会议论文2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2600余次。 |
《时态网络表示学习》 |
 |
胡最,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湘潭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技术与原理、地理建模、文化景观基因、农业文化遗产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知识图谱的探索》 |
.jpg) |
李彦胜,武汉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驱动的遥感大数据处理与知识挖掘研究。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4项。科研成果发表RSE、TGRS、ISPRS等领域顶级SCI论文50余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担任国际SCI期刊JSTARS、Remote Sensing客座编辑。荣获“中科星图杯”高分遥感解译软件大赛冠军。 |
《耦合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理解技术》 |
 |
张春菊,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面向遥感与中文文本数据源的地理信息解译与知识服务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担任IEEE TGRS,IEEE JSTAR,Remote Sensing Letters,地理信息科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
《顾及时空与机理特征的滑坡灾害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
 |
白玉琪,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地球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研究。主持研制了CEOS和GEO多项国际遥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发表61篇SCI论文,获得4项发明专利。现为ISO/ TC211/ WG7召集人,GEO 地球观测数据基础设施工作组中国代表之一,WCRP地球模拟数据基础设施工作组成员,中国GEO部际协调小组支撑专家。 |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知识表达研究》 |
 |
胡蕾,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交文本分析与地理知识图谱等。 |
《基于知识图谱语义计算的空间关系理解》 |
 |
王益鹏,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大数据与地理知识图谱等。 |
《冬奥气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