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照片 |
报告人简介 |
报告题目 |
 |
刘良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担任SCIENCE伙伴期刊《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执行主编。 |
《全球30米地表覆盖要素的时序定量遥感研究》 |
 |
刘永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从事资源环境遥感研究,特别是高温热异常遥感、全球尺度高价值小目标信息获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一作/通作SCI论文50余篇(RSER、RSE、ISPRS、JGR等TOP期刊20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
《中分影像高温热异常提取及其时间序列应用》 |
 |
占文凤(刘紫涵),南京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城市环境遥感(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 |
《地表温度多时间尺度模型支持下全球城市地表热岛日内和年内演变模式研究》 |
 |
冯炼,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环境遥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曾经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目前已经发表SCI论文80多篇,其中一半以上刊登在Nature,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顶级期刊,Google Scholar引用>3200次(H-index:30) |
《A practical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inland and nearshore coastal waters》 |
 |
赵俊,中山大学教授、博导,致力于海洋环境遥感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美国国际发展等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 |
《南海北部近20年叶绿素和海表温度的变迁》 |
 |
付迎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遥感时空智能分析与地理信息科学、城市/湿地遥感与可持续发展。 |
《碳密度的遥感时空预测与南亚热带森林碳源汇分布变化研究》 |
 |
毕健,兰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遥感和全球变化。 |
《中国西北某半干旱区植被自2000年来的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