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照片 | 报告人简介 | 报告题目 |
![]() |
斯白露,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任北京脑网络组与类脑智能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等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神经科学、类脑机器人。代表性成果包括记忆神经环路的计算理论、类脑导航系统等。 |
《从地理空间到神经空间:类脑导航研究进展》 |
|
王小路,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喉中心 副主任医师 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首次(2006年)提出内镜空间透视规律,内镜相对空间及绝对空间,方向重复性,及内镜空间影像分析,依据影像空间理论解决动眼神经麻痹、视力丧失、白血病颅底感染、鼻咽癌放化疗坏死等疑难病手术,挽救细胞零期(白细胞为零)病人的生命。 |
《地理时空认知与医学内镜手术》 |
![]() |
龚建华,男,1965年生,浙江海盐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现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虚拟地理环境工程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地学可视化、无人机遥感、健康医学GIS、虚拟地理环境,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检索论文60余篇)。 |
《虚拟地理环境背景下的空间/具身认知研究思考》 |
![]() |
董卫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理空间认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青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奖、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计划、高校GIS创新人物。担任CaGIS、LBS国际期刊编委,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 |
《基于眼动数据的人类空间导航行为模式识别与预测》 |
![]() |
应申,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主要研究研究领域为地图学、3DGIS与三维地籍、空间分析和地理大数据。担任Journal of GeoVisualizaiton and Spatial Analysis期刊编委/客座编委、地图研究副主编、ISO TC211 Expert等。
|
《群集三维产权体变形可视化的认知分析》 |
![]() |
杨乃,男,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系GeoVISTA中心访问学者,现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地图可视化、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应用相关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教材5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
|
《两类常见疫情地图的阅读效果对比研究》 |
![]() |
郑束蕾,信息工程大学老师,博士后,长期从事地理空间认知研究方向,近三年的主要成果有专著《个性化地图认知及眼动分析方法》、测绘学报“地理空间认知”专栏论文、参编首部空间社会学与人文学英文专著(Springer出版)、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眼控地图操作国家发明专利等,参加国家十四五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
|
《地理空间认知眼动分析应用:从地图到AR/VR》 |
![]() |
廖华,讲师,博士,现就职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地图空间认知、眼动跟踪与行人导航、地理信息可视化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算、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
《基于眼动控制的隐式地图交互方法研究》 |